简介
主要内容:
1.境内外主流软件企业质量团队发展演绎历程
2.质量团队能力提升与前沿企业工程实践
3.测试流程、工具链及选型考量
4.质量团队的价值体现与管理引导
目标
1.了解质量团队能做什么?质量体系是怎样渐进发展和完善的?
2.了解如何体现测试的价值?管理如何引导团队更具价值?
3.了解开发与测试的如何配比、界定分工?整个交付环节是怎样的?
4.了解测试工具进行选型时有哪些考量标准?针对 Java 语言、针对 UI 部分的测试有哪些工具推荐?
课程时长
1天(6H)
受众人群
部门经理及以上团队管理人员
分享提纲
项目 | 内容 |
暖场(15 min) | 1.主持人介绍、讲师介绍 2.澄清分享目标、综述分享内容 |
简述几个实战案例(45 min) | 1.“搜索”如何做质量方案(15 min) 2.测试团队工程能力的发展脉络(15 min) 3.“糯米”如何做质量方案(5 min) 4.“用户画像”如何做质量方案(5 min) 5.总结:质量要正中靶心(5 min) (尝试回答:“测试团队工程能力的发展脉络”、“系统设备厂商等定制化场景与方案的整体思路”) |
主流企业的测试团队现状(50 min) | 1.近年来行业变迁趋势,欧美主流测试会议的声音(5 min) 2.境外公司的测试团队定位变迁,Facebook、Google、Amazon、Microsoft(10 min) 3.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测试团队近况与演进历程,主要讲述 BAT 三家的情况(10 min) 4.百度测试团队的前世今生、定位的变迁、目前的现状、遇到的困难、未来的走向(5 min) 5.测试团队在研发过程中的职责,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管理、专业能力与服务输出、工具研发、流程改进、线上质量(20 min) (尝试回答:“测试价值具体体现是什么”) |
短休 10 min 至 11:00 | |
针对性答疑,及留出讨论时间 | 1.是否要做自动化,怎么做自动化(20 min) 2.开发测试的人力配比(20 min) 3.管理牵引、绩效考评依据(20 min) |
午休 60 min | |
互联网团队的技术前沿、工具、方法(100 min) | |
推荐的流程类实践(45 min) | 1.会议、流程、评审 2.场景调研、场景覆盖、代码覆盖 3.探索性测试,全员的缺陷大扫除 4.灰度发布 5.线上监控,运维预案演练 6.根因分析 7.架构案例编撰 |
推荐的工程类实践(60 min) | 1.代码检查:静态代码检查、代码走读、代码评审 2.研发自测:单测、自测支持,独立环境构建 3.过程改进:度量驱动推进流程质量变化 4.功能测试:自动化,自动化代码维护,自动化分布式运行,自动化环境构建,上下文跳入,虚拟化 5.性能测试:场景设计,基线环境,性能监控,完整的 benchmark 6.稳定性测试:数据模糊工具,压力工具,异常工具 7.发布过程:预上线,持续发布,线上验证,运维预案演练 |
测试技术选型(15 min) | 1.为什么要做自动化 2.自动化框架与工具的考量点 3.敏捷的关键技术要素 (尝试回答:“各类测试环节的划分、协同、分工、实践”、“如何做自动化”) |
短休 15 min | |
管理驱动团队转型(60 min) | 1.质量团队常见的规划制定思路(10 min) 2.几种常见的质量团队组织架构与团队构成(10 min) 3.谈绩效考评:指挥棒怎么挥(20 min) 4.谈周边合作:如何撬动对端团队协同变化(15 min) 5.总结:围绕目标、构建能力、推动变化(5 min) (尝试回答:管理如何引导和驱动团队变革) == 圆桌讨论与答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