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课程较全面介绍了产品经理的方方面面,讲述了一个产品是怎么从无到有的,特别是互联网、软件行业。讲师将带着学员一起“创造”一个产品,体验整个过程。
课程从如何提出一个产品概念开始,到需求的采集、转化、分析,功能的筛选、打包、管理,直至确定“这个产品的下一版本做什么”,以及后续的项目研发、市场运营的关键点,通过大量的实战演练,让学员充分理解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职业能力与思维方式。
课程时长
2天(12H)
受众人群
本课程可做内训、公开课(2天的课程,可与客户公司讨论一些创新形式,比如增加第一天晚上的社交酒会+神秘嘉宾),通过模块排列组合、案例选取、现场讲授的重点区分,适合:
1.入行不满3年的产品人员,包括「职场老人,产品新人」;
2.需要具备互联网产品思维的“广义产品经理”,技术、设计、市场运营人员等;
3.传统行业里,广义“做产品”的,期望从互联网产品做法中找灵感的人员;
4.即将从事相关工作的应届生、创业团队核心成员
分享提纲
模块 | 主题 | 内容 |
Topic1 认识产品经理与产品 | 1.产品经理的前世今生 2.产品经理的典型任务 3.产品经理的团队位置 4.常见的产品分类 | 1.无产品思维的典型错误 2.产品经理的起源与兴起,与项目经理的区别 3.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产品经理,定位的异同与原因分析 4.产品经理的典型任务,岗位细分,职业发展路径 5.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团队结构,何谓最小团队 6.多种维度的产品分类与特点 |
Topic2 Y模型概述(方法论引入) | 1.产品思维到底是什么 2.Y模型概述 | 1.三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学生到职场:如何对待问题 从用户到产品经理:摆脱自我中心 从表面到背后:挖到逻辑的尽头 2.术语引入: 产品: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 用户:广义用户,产品干系人,角色与自然人,终端用户与客户 需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马斯洛需求与人性,满足需求的三种办法 场景:对需求的细化,故事感 产品/功能:有形的实物与无形的服务 3.Y模型的几个概念: n用户需求、用户目标、产品功能、人性…… 4.Y模型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Who、Where/When、What、Why、How、Which、How Many |
Topic3 产品的从无到有 | 1.概念提出 2.概念筛选 3.需求采集 4.需求转化 5.功能细化 6.功能打包 7.评审立项 | 通过一个分组演练的过程串联,分七步实战,让学员充分体会到一款产品是怎么从概念的提出,一步步确定实施方案的: l.产品概念的提出: 把创意、或一种新技术,转化为产品概念 关键是问题(找准核心用户、刚性需求、典型场景)与解决方案的匹配,找到足够小的切入点 竞争优势的概念 2.筛选产品概念的几个过滤器,如何确定产品方向: 值得做:狭义的用户端与广义的市场端,初次接触用户,问题验证 能做&想做:团队有能力、有意愿 可做:广义与狭义的外部环境 术语引入:种子用户、PEST等 3.用户需求采集,各种用户研究的方法: 说和做、定性与定量的优劣势,“Z方法” 常用方法讲解:用户访谈、调查问卷、可用性测试、数据分析 术语引入:产品原则、价值观、人物角色 4.用户需求出发转化为产品功能: 用心听,但不要照着做 不照着做的好处,为什么要理解人性 如何用攀梯术,从伪需求探索到人性需求 5.单个功能的细化: 性价比 = 价值/成本 如何对一个功能做价值判断:广度、频度、强度 如何衡量成本:业务成本、技术成本 功能列表,功能分类(KANO模型-基础、期望、亮点等的不同处理方法) 输出用户任务的卡片 6.功能打包,画出产品架构图: MVP的概念,敏捷与迭代 产品架构图:用一张图表达一个产品 7.立项评审,获取资源: Demo验证,NPS、产品委员会的概念 准备MRD,模拟产品会议,理顺整体思路 8.七步之外: 扩大到整个生命周期:创意设计、研发生产、运营销售、市场品牌; 跨越鸿沟的概念,从种子用户到主流用户 |
Topic4 Y模型回顾 | 1.需求管理 2.竞品分析 3.产品经理的任职能力 4.再看用户思维与产品思维 | 1.产品的大Y与功能的小Y,简单的需求生命周期管理、统计品信息管理 2.有关创新、产品市场扩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等概念 3.相似的产是竞品,解决相似问题的不同产品也是竞品 4.从Y每个环节要做的事情,推导出任职能力要求 5.从Y看思维深度,再议用户和产品经理 |
Topic5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1.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误读
2.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真谛 | 1.非产品经理,不应该与产品经理抢活 2.Y是一种通用的思维方式与做事方法,不仅仅对产品经理,也适用于其他岗位,甚至适用于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