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本课程从架构性能的⻆度出发。解析了RESAR性能⼯程理论知识,分析性能测试的 体系建设过程、性能测试团队建设过程,理清整个性能测试执⾏流程及整个过程的执⾏控制。
从性能需求、性能指标、性能场景、性能监控、性能分析、性能报告整个完整的操作 过程,从各个⻆度分析实际项⽬中应该如何关注每⼀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动作如何影 响着测试的结果。
摆脱对性能测试和性能分析的错误定位,通过实践中的示例,结合完整的证据链查找的 思路,分析性能瓶颈的始末.
详解性能测试项⽬及性能分析中的层层细节,还原架构级性能团队该有的技术相。
从技术到管理、从管理到技术的项⽬分析,⾛出性能职场的漩涡。 可针对学员的性能问题,现场分析,领略分析思路带来的开阔眼界
课程收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测试体系建设思路、性能测试团队建设思路、性能过程 执⾏控制能⼒、性能分析逻辑思维能⼒。
课程目标
针对个⼈的课程⽬标:
• 可以掌握性能体系建设思路;
• 性能测试团队建设思路;
• 性能过程执⾏控制能⼒;
• 性能分析逻辑思维能⼒。
针对企业的课程⽬标:
• 帮助企业、团队、个⼈提升性能意识;
• 帮助企业理清性能团队提升的痛点;
• 帮助企业快速理解架构级性能测试和分析优化的关键点;
• 帮助企业减少⽣产运营成本;
• 帮助团队、个⼈理清当前的瓶颈点
课程优势和亮点
云部署实例教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员可亲⼿操作;
从测试⼯具、监控⼯具、分析⼯具、调试⼯具的完整课程;
从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络的完整分析过程;
实例性能问题代码分析
受众人群
此课程适合于性能架构师、性能分析师、性能测试⼯程师、性能项⽬经理、软件质量 管理⼈员、运维⼈员、开发⼯程师。
学员需有以下基础:
•性能测试基础概述 •性能测试实施经验 •压⼒⼯具操作经验 •性能监控⼯具操作经验
•Linux系统监控经验 •Java监控经验 •数据库监控经验
课程周期
2天
课程大纲
课程模块 | 内容 |
性能综述 | 性能市场的象性能概念的导 性能测试与性能分析该有的范围 开篇词 | 打破四⼤认知局限,进阶⾼级性能⼯程师 |
REAR性能⼯程的核⼼理念 (4讲) | 01 | 性能⼯程:作为性能测试⼈员对性能结果负责的重要性 02 | 关键概念:性能指标和场景的确定 03 | 核⼼分析逻辑:所有的性能分析,靠这七步都能搞定 04 | 构建性能分析决策树和查找瓶颈证据链 |
性能⼯程的实践关键点 (5讲) | 05 | 性能⽅案:避免⽅案只停留在形式上的方式 06 | 抽取符合真实业务场景的业务模型的额方法 07 | 性能场景的数据 08 | 并发、在线和TPS之间的关系 09 | 设计全局和定向监控策略 |
基准场景 (13讲) | 10 | 设计基准场景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11 | 打开⾸⻚之⼀:⼀个案例,带你搞懂基础硬件设施的性能问题 12 | 打开⾸⻚之⼆:平衡利⽤硬件资源 13 | ⽤户登录:判断线程中的Block原因 14 | ⽤户信息查询:解决⽹络软中断瓶颈问题 15 | 查询商品:资源不⾜的性能表现 16 | 商品加⼊购物⻋:SQL优化和压⼒⼯具中的参数分析 17 | 查询购物⻋:铺底参数⼀定要符合真实业务特性 18 | 购物⻋信息确定订单:动态参数化逻辑的重要性 19 | 生成订单信息之⼀:应⽤JDBC池优化和内存溢出分析 20 | 生成订单信息之⼆:业务逻辑复杂情况下做性能优化的方法 21 | ⽀付前查询订单列表:分析优化固定技术组件 22 | ⽀付订单信息:⾼效解决for循环产⽣的内存溢出的方法 |
容量/稳定性/异常场景 (7讲) | 23 | 决定容量场景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24 | 容量场景之⼀:索引优化和Kubernetes资源分配不均衡时解决方法 25 | 容量场景之⼆:缓存对性能带来的影响? 26 | 稳定性场景之⼀:解决业务积累量产生的瓶颈问题 27 | 稳定性场景之⼆:解决磁盘不足产生的瓶颈问题 28 | 确定异常场景的范围和设计逻辑 29 | 异常场景:模拟不同组件层级的异常 |
性能结论 (2讲) | 30 | 确定生产系统配置的方法 31 | 写出有价值的性能报告的方法 |
结束语 (1讲) | 结束语 | 做真正的性能项⽬ |
环境搭建 (1讲) | 我们这个课程的系统搭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