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从workflow到Agent的转变,是企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的核心飞跃。随着manus的爆火以及reAct、openmanus等技术的横空出世,带来了非常惊艳的智能体产品形态:自主决策智能体,一时间,Agent仿佛都迈向了自主决策、自主任务执行、自主记忆的自主智能体时代。
然而在企业构建自主决策型智能体的过程中,经常面临智能体幻觉严重、大模型工具使用不稳定、过程无法干预等问题,同时由于缺乏云原生容器横向扩展能力,也会出现产品排队、执行时间长、资源不足异常退出的问题,严重影响自主智能体的投产和业务应用。
本次分享以自研自主智能体平台CoreAgent出发,深入研讨通过自主思考Agent与MCP协议,运行沙箱,长短记忆管理,最佳实践等技术构建一个自主智能体产品实践,帮助从业者打造高可用、运行稳定、结果可控的智能体构建的思路。
课程收益
1、帮助学员了解自主智能体的发展和适合的应用场景,帮助企业选择适合的场景落地,达到最好的收益。
2、帮助学员掌握构建一个稳定可控的自主智能体平台,包括模型自主决策能力,云原生沙箱能力、最佳实践能力的建设,并解决模型运行不稳定的问题,给出可复制的实现思路帮助相关产品能力提升方案
受众人群
开发各层级人员、研发管理岗、技术决策者及人工智能研究与软件工具开发等相关领域从业者以及其他对智能开发感兴趣的人员
课程周期
0.5天(3H)
课程大纲
1、智能体和自主智能体技术的发展
1)智能体的概念和智能体的发展
2)编排类智能体的劣势和自主智能体的优势
3)自主智能体能力展示
2、自主智能体技术背景
1)自主决策介绍-reAct/plan&execute 智能体
2)网络化协作 vs. 工作流编排的优劣
3)经验、反思与持续学习:驱动agent能力进化的引擎
3、自主智能体技术实现
1)产品整体架构
2)模型能力选择
3)MCP管理和接入
4、运行时沙箱介绍
5、工具细节-browser use
6、工具细节-文件管理
7、 记忆的管理和优化
8、QA